近日,浙江台州发生一起令人警醒的中毒事件:三名女子在密闭的空调房内享用烤鱼四小时后全部昏迷送医。经检查,三人血液中的碳氧血红蛋白超标十多倍,确诊为一氧化碳中毒性脑病,经过两次高压氧舱紧急治疗才脱离危险。这起事件再次敲响夏季一氧化碳中毒的警钟——那些我们以为“舒服”的消夏方式,可能暗藏致命风险。
事件还原:一顿烤鱼引发的紧急抢救
据临海市第二人民医院邵绍鲲主任介绍,三名患者是在门窗紧闭的空调房内使用炭火烤鱼约四小时后出现不适症状。初期表现为头晕、恶心,症状与“空调病”或醉酒相似,等意识到情况严重时,三人已相继陷入昏迷状态。
送医后检查发现,三人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浓度严重超标(正常值应小于5%,中毒患者普遍超过10%,严重者可达30%~50%)。医院立即启动ICU会诊,采用高压氧舱治疗——这是目前一氧化碳中毒最有效的治疗手段,通过增加血液中溶解氧量,加速一氧化碳排出。经过两次治疗,患者生命体征才逐渐稳定。
为什么吃烤鱼会导致中毒?一氧化碳的“沉默杀戮”
许多人难以理解,为何在室内吃烤鱼会导致如此严重的中毒事件,这需要从一氧化碳的特性说起。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由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产生。在密闭空间使用炭火烧烤时,炭的不完全燃烧会持续释放一氧化碳。随着浓度积累,人体吸入后会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其亲和力是氧气的240倍,导致血红蛋白丧失携氧能力,造成组织缺氧。
中毒进程往往悄无声息:初期症状(头痛、头晕、恶心)易被误认为疲劳或感冒;当出现呕吐、意识模糊时,血中一氧化碳浓度通常已达危险水平;等患者昏迷时,可能已发生不可逆的脑损伤甚至死亡。
夏季高发场景:这些行为等于“慢性自杀”
与冬季取暖导致的一氧化碳中毒不同,夏季中毒多发生在特定场景中,且更具隐蔽性:
1.密闭空间烧烤/火锅:家庭或包厢内使用炭火、燃气炉,尤其开着空调紧闭门窗时,危险系数倍增。实验显示,15 ㎡密闭房间使用炭火火锅,30 min内一氧化碳浓度即可超标10倍。
2.车内开空调睡觉:无论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原地怠速时都可能因尾气倒灌或电池系统产生一氧化碳。
3.燃气热水器使用不当:夏季洗澡次数增加,老旧热水器在通风不良的浴室内可能成为“隐形杀手”。
4.地下室或密闭车库作业:使用燃油发电机、内燃机设备时,一氧化碳可在短时间内达到致命浓度。
值得注意的是,空调本身不产生一氧化碳,但其创造的密闭环境会加剧任何一氧化碳源的危害。近期江苏、广东等地也报告过多起因空调房内点炭火蚊香、使用燃气灶导致的中毒事件。
生命链式救援:中毒急救“黄金四步”
一旦发现一氧化碳中毒,采取正确急救措施可大幅降低死亡率与后遗症:
1.立即切断污染源:迅速熄灭明火,关闭燃气阀门,切勿贸然开关电器(可能引发爆炸)。
2.创造通风环境:打开所有门窗,有条件时将患者转移至户外。数据显示,通风后CO浓度可在15~30 min内下降50%。
3.保持呼吸道通畅:解开衣领,将患者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窒息。对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实施心肺复苏术。
4.紧急送医:即使患者清醒也应就医,因一氧化碳可能导致迟发性脑病(中毒后2~60天出现)。强调必须进行高压氧治疗,普通吸氧难以有效置换一氧化碳。
特别注意:不要尝试“民间偏方”(如灌醋、冷水激醒等),这只会延误抢救时机。统计显示,中毒后1 h内接受高压氧治疗的患者,后遗症发生率可降低70%。
随着极端天气增多,夏季室内活动时间延长,一氧化碳中毒已从“冬季杀手”变为全年威胁。提高安全意识,改善通风习惯,才能让美食与健康真正兼得。当凉风与烟火气不可兼得时,选择新鲜空气永远是更明智的决定。